第124章 回京都-《表白丰满校花后,我在股市封神》


    第(1/3)页

    张子羽接着给不少同学提出了不少金玉良言,让好多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觉得前途一片光明。

    人呐,有点自信总比整日里糊里糊涂强多了。

    学校领导们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毕竟集成电路这块儿不是随便哪个学校都能玩得转的,那得是顶尖学府才有机会染指的领域。这样一来,无疑激发了不少学生奋发向上的决心,报考本校的比例也随之噌噌上涨。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第一中学全程录像了这场交流会,打算发到网上去,让更多人见识见识咱第一中学的风采。

    张子羽对此也无所谓,毕竟第一中学的教学质量和综合实力摆在那儿,拿自己当个活招牌也无妨,能激发大伙儿的学习热情,也算他尽了一份力。

    转眼到了第二天,第一中学就把张子羽那段演讲的视频挂到了网上,瞬间吸引了无数学生的眼球。张子羽这人本身就自带热度,如今荣归母校,给出的学习和人生建议自然是含金量十足。

    “张子羽真是励志哥一枚啊!”

    “为了女友,硬生生把学习整明白了!”

    “他那些个建议也相当实在,谈恋爱这码事儿,关键看你能不能把握住分寸。”

    “连自己的感情都摆不平,那可不就耽误正事儿嘛!”

    “话说这集成电路真有那么神?”

    “芯片研发听着就贼牛逼啊!”

    “要不是真有两把刷子,张子羽也不会撺掇方诗晴去学这个,肯定大有用处。”

    有人看完视频,一拍大腿:“决定了!我要考清北集成电路专业!”

    张子羽压根没想到,自己随口一讲,竟让那么多学生对集成电路产生了兴趣,无形中也为国家做了贡献。你想啊,现在对这块儿感兴趣的娃子太少了,大伙儿都一股脑儿扎堆会计、计算机这些热门专业。

    相比起十来二十年后人们对集成电路的重视程度,张子羽算是提前点燃了大家的热情,这样一来,将来这方面的人才不至于稀缺。

    培养人才嘛,得有个过程,急不得。

    又过了一天,张子羽和方诗晴俩人终于要回燕京了。

    清北早几天就开学了,要不是第一中学这边盛情难却,他俩早该回去了。

    方震宇、于飞、落云飞他们几个更早,年初七就回去上班了。

    公司现在正是高速发展期,回去得抓管理,让大家尽快从假期状态中调整过来。

    “爸,妈,我们走了啊。”张子羽冲张建国和刘梅笑着挥手。

    “路上小心点儿,记得打电话。”刘梅笑着嘱咐道。

    “嗯,那,抱一下?”张子羽提议。

    “来吧!”张建国和刘梅应声上前,一家三口紧紧拥抱在一起。

    “工作再忙也得注意休息,今年等你们来京都开店啊。”张子羽说道。

    方诗晴在一旁微微欠身:“叔叔阿姨,那我们先走了。”

    “行,路上慢点。不用送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