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捅破窗户纸-《风骚重生传》

    感受着贾鸿渐的手指在她的手臂上的触碰,她真的有一种酥麻的感觉,这让她忍不住躲了一下。对于妹子这样的表现,贾鸿渐觉得颇为有趣,有一种欺负小姑娘的恶趣味。不过同时他知道妹子可能在这么一个时候挺期待着他捅破窗户纸的,不然妹子怎么会这么一步步的就答应了他跟她躺在一张床上?一个妹子如果真的不喜欢一个男人的话,只要这妹子不是那种丝毫没有主见同时逆来顺受,亦或者是什么完全不在乎任何规则任何道德的人的话,那么正经妹子都是不会答应的——人家妹子宁愿大半夜的回去,也不会想着跟不喜欢的男人躺在同一张床上的!

    但是贾鸿渐又不太可能跟她在这么一个时候捅破窗户纸,为啥?因为捅破窗户纸就没意思了!他贾鸿渐明面上已经有了一个叶静作为女朋友了,跟其他女人暧昧一些,可能不是什么问题,但是如果捅破窗户纸,那不就变成了脚踏两条船了么?倒不是贾鸿渐不敢脚踏两条船,而是这么做风险其实很大。说不好听的哪天突然有员工了离职了,怀恨在心的爆料这事儿出来怎么办?那最后还不是贾鸿渐要来擦屁股? 尘世间离不开男人和女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男人是世界的主宰,所以男人更要有一份担当和责任。一个男人,离开了担当和责任,严格意义上讲就不配“男人”的称号。男,上田下力,田通天,以力顶天。生而为男,应天生就有一份生而为男人的责任。

    所以在这边,贾鸿渐也就是跟妹子聊了一会儿,后来干脆就聊到了旅游市场这么一个事儿上了。他们先聊的呢,倒不是现在的旅游市场,而是80年代时候刚刚出现的旅游市场。在旅游业起步阶段,受供给短缺的制约,旅游工作重点是对供给的管理。随着旅游接待服务设施的逐渐充裕和旅游市场竞争的加剧,旅游工作的重点转向供给管理与需求管理的协调兼顾。旅游市场开发是需求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以需求为导向,高度重视市场营销,是旅游业突出的特色,也是世界各国业界的普遍做法,反映了旅游业发展内在规律的要求。

    在改革开放之前和之初,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市场营销。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的旅游宣传工作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从1981年起我国先后在东京、巴黎、纽约、伦敦、法兰克福、悉尼、洛杉矶等城市设立旅游办事处。1983年,国家旅游局设置宣传司,1988年,国家旅游局设置国际市场开发司,负责研究制定开拓国际市场战略和具体实施办法、旅游对外宣传并组织实施,开发国际旅游客源市场。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初步建立起了自中央到地方、从旅游管理部门到各旅游企业的旅游市场促销的机构体系。

    1990年10月,中国公民自费赴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等三国旅游率先开放。1992年的“中国友好观光年”开启了全国“旅游主题年”的序幕,之后国家旅游局每年都确定一个主题,集中开展宣传促销和产品推广活动。截至2007年,中国已有年300万人次以上的客源国3个,年50万人次以上的客源国13个,全面开拓国际市场的格局已经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于单一的入境旅游需求拉动,中国的旅游宣传促销一直以境外市场为主。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内旅游的蓬勃发展,国家和地方在国内旅游市场促销中投入的资金比例也越来越大。1991年开展的“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评选活动,虽然仍面向海外旅游者,但适逢国内旅游市场快速崛起,客观上具备了内外市场兼顾的促销功能。20世纪90年代中期后,各地纷纷将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支柱产业来抓,国内市场促销投入也日益加强。

    对于旅游市场的看好,可以说是贾鸿渐和章佳艳的一个共同的看法。这么一个看法呢,贾鸿渐是来自于重生者的知识,他当然是知道随着后来国家黄金周的开启,这旅游市场真心被一下子点爆了!而且当时咱国家面临经济上面的存款炸弹——储蓄率过高其实并不是好事儿!拿90年代初来说,咱们国家的居民储蓄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35%,而国际上平均数据才19.7%!我国较高的国内储蓄率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不仅高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且远远高于东亚其他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1998年前后,我国的储蓄率大约37.5%左右。储蓄率在全世界排名第一,人均储蓄超过1万元。

    有专家分析,无论就中国经济几十年来的纵向分析看,还是就中国与其他国家及经济体的横向比较看,影响居民消费率的因素是多样的: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经济发展模式选择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处于高增长阶段、经济体制由计划向市场的转轨,都会影响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还有些人说儒家文化有高储蓄传统,也会压低消费率。储蓄率过高的另一表象就是金融机构的巨额存差。从金融机构的存贷差来看,1988 年至1993 年的六年间,金融机构均表现为贷差。自1995年开始,金融机构存贷差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变,首次出现了存差一直至今,而且呈逐年扩大的趋势。

    不断上升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巨额扩大的存差证明我国正处于储蓄过剩,过剩的流动性制约了经济的良性循环,不但降低了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乘数效应,影响宏观经济运行效率,而且过低的消费率会加剧经济的紧缩和衰退,进一步恶化就业形势,造成失业率攀升。特别是目前在世界性的经济危机背景下,储蓄率过高意味着巨额资金很难由银行转化为投资,大量储蓄存款转化而成的信贷资金被积压产品、滞销产品、库存商品所占用,商品消费面相对缩减,因此,启动内需、降低储蓄率成为当前经济中的重要难题。

    上面的这些话如果不太好理解的话,换成比较好理解的话就是——当存款过多的时候,就像是小溪的水大量被存储在了一个水坑里,这样小溪中流淌的水就少了!而这个水坑越大,小溪里面的水越少,但是这么一个小溪本身是有越多的水奔腾,那才能越好的!经济就是这么一个事儿,当大家把钱都拿出来花,都拿出来流通,这样经济才能好,大家的钱才能多。但是因为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同时市场上各种娱乐以及消费相对较少,外加上工业品对其他产品的价格畸形,这就导致了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实际上并没有被激发出来。

    在这么一个情况下如果政府要刺激经济,只能是靠多发钞票,而多发了钞票又会导致通货膨胀!这就是为什么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民币迅速贬值,甚至到了92年93年的时候,一度银行存款利率都到了百分之十几了!要知道在2012年银行存款利率不过是3%左右!光是这么一对比就知道这通货膨胀有多大!而通货膨胀大了,对于实体经济来说那又是毁灭性的打击——很多时候他们会发现日益高涨的产品价格让客户不愿意买了,同时他们买的基础原材料放置一段时间就可以账面价格高涨!于是这就变成了一种奇怪的现象,大家纷纷囤积东西,而不做实体的生产了!这样一来经济肯定是继续不下去的!

    更不用说实际上在从计划经济往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大量的国企亏损,这么一个时候人家需要的就是市场能够活跃起来,市场越活跃实际上这些国企越容易脱困!所以在这么一个时候,国家会选择刺激居民把存款释放出来,那简直就是一定的!而要把存款释放出来,在贾鸿渐看来除了什么医疗教育以及房地产开放之外,就是旅游市场了啊!所以国家才会在经济形势不好的90年代末弄出来了黄金周什么的!这黄金周真心不是因为国家心疼老百姓而选择让老百姓多休息,其实就是通过让老百姓有了一个长假可以放心出去玩儿,可以放心出去花钱,然后刺激经济发展的!

    章佳艳对于旅游市场的看好,其实就是出于一种感性的认知,她看大局当然是没有贾鸿渐这么清楚的,所以大多数时候都是她在听贾鸿渐在说。而听着贾鸿渐说出来了这么多方方面面的证据,听着好像旅游市场好不好跟咱们国家的经济命脉安全不安全都挂钩了,这还真是让她有了一种莫名的惊喜——谁让她正好就是旅游行业的从业者呢!所以她还是真的期望未来国家能有什么政策发布,让她这么一个旅游行业的从业者也有好日子过起来!

    ***************************************

    好热啊,热的橘子写书各种烦躁,今天稍微有点慢,大家见谅,但是5章总数不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