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胡杨悲啸》


    第(3/3)页

    众人都大笑起来。?

    此时的曹操老了。这里的老不是指年龄,不是老骥伏枥那个老,而是一种在于内心的沧桑厌倦和疲惫。连年的征战特别是赤壁大战之后,破马超灭张鲁的这几年这几仗,那颗曾经不已的壮心里的烈火渐渐熄灭了。

    是的,此时曹操的心已经老了,没有了如日中天的气势与激情,论英雄的豪情,观沧海的壮志,赋赤壁的雄心,到如今都只剩下了一抹晚照。

    这是,绵侯田建秀问道:“攻下成都以后,如何对付杨展?”

    牛金星斜了一眼对方,不冷不热地说:“真到那个时候,这杨展如果投降我大顺王朝,则万事俱休,否则,就命令马国理消灭他。”

    李自成点点头,说:“大学士说得很好。”

    刘宗敏也大声嚷道:“那个时候,崇祯都被我们赶出了北京城,还怕他个锦江侯不成?”

    众人又一次大笑起来。

    站在宋献策身边的制将军李岩心中暗想,牛金星提出的这“联合杨展,攻取成都”的建议,确实很有战略眼光,但不是时候。如果大顺军停止进军北京,甚至修书和好于大明崇祯,再与大明杨展联手,东西夹击,直取成都,不失为一条上上之计,可如今既要东征北京,又要西攻成都,两线作战,分散兵力不说,万一有一面失利,这岂不是引火烧身吗?再说,汉中守将马国理乃平庸之人,岂能承担如此战略重任?如果是原先的守将贺珍,文武兼备,也许还能够胜任,可贺珍与张献忠作战时,尽管取得了保卫汉中的胜利,但他已经光荣战死汉中城头好长时间了。

    见李自成有出兵成都之意,众人都赞成牛金星的提议,李岩只好附和着点点头,尽管他心中不赞成。

    自从上次子午峪遇刺以来,在夫人玉蝴蝶红娘子的劝说之下,制将军李岩小心多了。

    宁可做缩头乌龟,也不做出头鸟。

    他潜心等待时机,等待实施师傅坐地虎侯国耀谋划的三条计策中的第二条计谋的时机。

    大顺王李自成见文武官员都赞成,心中十分高兴。众人如此齐心合力,很是少见。

    他高声说道:“大学士牛金星即刻起草王命,着汉中守将马国理择日出兵成都,与杨展合力,攻取成都。”

    说这句话的时候,大顺王李自成目光炯炯,充满了得意之光,仿佛看到那个自封为大西皇帝的张献忠被五花大绑的押解到自己面前,正跪地求饶呢。

    散朝的时候,牛金星又被大顺王单独留了下来。

    李自成吩咐内官拿来一个黄丝绸包裹,放在面前。

    牛金星不知何意,紧紧盯着包裹。

    少顷,李自成说道:“这是玉中剑宋德恩昨夜派人送来的。”

    牛金星知道宋德恩的秘密使命,对这类事情,他从来不过问,李自成也不会告诉他的。

    李自成见牛金星脸上露出略带诧异的神色,笑着说:“大学士打开看一看,就明白了。”

    牛金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慢慢解开黄丝绸,打开包裹,露出一个极为精美的盒子。

    一件叠得方方正正的黄色衮服出现在眼前。

    这以龙、日、月、星辰、山、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十二章纹为饰的衮服,就是龙袍。

    牛金星扑通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全身竟颤抖起来。

    这民间传说中的龙袍,神圣光洁,至高无上,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岂能不惊恐惊喜惊诧?万般复杂情感,刹那间涌上心头,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大学士焉能不浑身颤抖?

    衮服是古代天子穿的礼服,是古代最尊贵的礼服之一,是皇帝在祭天地宗庙及正旦冬至圣节等重大庆典活动时穿用的礼服。

    李自成平静地说:“起来,你再看看这个。”说着,把一条丝绸扔在面前。

    牛金星极力控制着情绪,双手抖抖索索地拿起丝绸,认真地看起来。

    黄丝绸写着一首诗。

    ****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牛金星乃饱学之士,一眼就认出这是唐代诗人秦韬玉所写的一首题为《贫女》的诗。

    李自成满含期待地问道:“这首诗是何意?大学士说一说。”

    “这是清朝汉人大学士范文程抄录的一首唐诗。”

    “就是那个自称满清第一谋士的范文程?”

    “我王说得即是。满清多尔衮曾经寄书信于我,那封书信就是范文程写的。我识得他的笔迹。”

    “这件龙袍是满清送来的,有何意义?”

    牛金星说:“满清既送龙袍又送诗,意思很明显,就是希望我王即刻兵发北京,登基称帝。”

    说完,牛金星又跪倒在地,口呼万岁不止。

    李自成得意地哈哈大笑起来。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