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胡杨悲啸》
第(2/3)页
道人见对方瞬间使出辣招,也变幻招式,长风万里送秋雁。
杨展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接连使出看家武功石松拳。
一拳紧似一拳,一腿快似一腿,一招狠似一招,招招致人,拳拳要命。
这石松拳乃十几年前,杨展在雪宝顶白雪观,跟随师傅宝元真人学武之余,于大风狂烈之时,见那高悬于万丈石壁之上的松树,随风时东时西,看似摇摇欲坠,危如累卵,实则根基牢固,坚不可摧,灵感突发,独创而成。
若非遇到强敌,则深藏不露,不会轻易示形于人。
这与豹子胆吴廷玉的家传绝技燕云十八手出于一理。。
生死存亡,后发制人。
那道人在紧密如暴风骤雨般的重击之下,一时不知所措,忙手忙脚,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杨展自以为胜券稳操之时,突然感到一股寒流袭来,浑身禁不住打了一个激灵,忙收住拳脚,注视对方。
只见那道人立式虎步,双目如电,深似枯潭,紧紧盯着自己。
杨展恍然大悟。
雪宝顶白雪观的镇观之功盘龙术。
他力贯双脚,稳如磐石,精气聚于双眼,与道人对视起来。
两股龙气在空中骤然相遇,缠绕盘旋,幻化成一条金光闪闪的巨龙,长啸一声,腾空而起,直上云霄。
乘鸾飞烟舞云霄,骑龙登临访天关。只下瑶池见玉皇,紫气萧飒如秋霜。
少顷,那道人似有不支之象。
究其缘由,他心中缺乏雄豪之胆。
杨展已知此人也是雪宝顶白雪观弟子,同门之人,不忍伤害,乃徐徐收回精光。
道人自知不敌,顺势下坡,眼睑一闪,精光顿失。
两人双目如常,和平清幽。
“锦江侯果然厉害,胜过小道百倍,佩服。”
“道长可是宝元真人门下?”
“小道法号海风,锦江侯识得便可。”
说完,海风道人窜入围观人群,三绕两转,不见了踪影。
大明锦江侯怀着满腹疑惑,回到府衙。
嘉定总兵府衙门口灯火通明,人来马斯,凌乱一片。
面对此状,杨展知道,又有败兵进城了。
果不其然,一员战将发现了杨展,快步走了过来。
杨展识得此人,大明彭州总兵李占春。
“杨侯爷,彭州丢了。”
杨展紧紧看着眼前这位狼狈不堪的总兵,没有说一句话。
自从建立了大西王朝,张献忠派出被封为王爷的四个义子,各带一支兵马,四处抢占地盘,时间不长,就占领了四川大部分州县,设制建官,收粮逼饷,进行有效统治。
彭州丢失,在他预料之中。
覆巢之下,岂有完卵?
李占春此时已经完全没有了昔日大明总兵官的架子,脸上挤满笑容,说:“杨侯爷,整个四川只有你这儿太平,我的这些残兵败将,无处可去了。”
自从在四川犍为县起兵反抗大西朝以来,杨展四处招兵买马,积极扩大自己的势力,凡有大明军马来投,无不热情接待,积极安置,想尽一切办法,笼络他们。
乱世年代,凡是有点野心大志的人,哪个不想建功立业?
要想成就一番大业,旗帜是最为重要的。
极富有号召力的令人耳目一新的旗帜,最能笼络凝聚人心。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靠的就是旗帜的力量。
尽管恨不得立刻把眼前的这几百人马,据为己有,但杨展清楚,自己和李占春官阶相当,不好管制,必须给他一个下马威,让这位落架的总兵知道,在嘉定,只有大明锦江侯,只有杨展,只有服从,才能生存。
李占春陪着笑脸说:“杨侯爷能否发发善心,收留我们呢?”
杨展冷冷地说:“李总兵可以去找朝廷嘛。”
“杨侯爷开玩笑了,我哪敢去找?”
杨展内心鄙夷地哼了一声。
你去找朝廷诉苦,崇祯爷不砍了你的脑袋才怪呢?
“我没有接到朝廷圣旨,不敢收留里总兵。”
李占春嘿嘿笑着,没有说话。
败军之将,何敢言勇?
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朝廷的律令,李总兵是知道的。但凡私自收留兵马,罪不可赦。”
“现在是乱世,谁还管朝廷律令?”
杨展鄙夷地看了一眼,冷笑着说:“谁管?大明王朝崇祯皇帝。”
“杨侯爷,我实在没有地方可去了。”
杨展见火候差不多了,吩咐副将道:“把李总兵的这几百兄弟分到各营去,好好款待,明白吗?”
副将毫不犹豫地回答:“明白。”
李占春顿时傻眼了。
他没有想到,杨展如此心黑,刚来就要吃掉自己的兵马。
“杨侯爷,我的这些兄弟,能不能在一起?”
杨展厉声道:“想在一起,就去别处。”
话音未落,转身走进衙门,不再理会。
李占春怔怔地望着大明锦江侯魁梧的背影,半晌说不出话来。
规则永远由胜利者制定,失败者只能遵守规则而不能破坏。
此时天已微明,晨曦方露,又是一个难得的晴天。
坐在大厅里,杨展感到一股困倦来袭,方欲回去休息,就见副将急匆匆地跑了进来。
“侯爷,李总兵的人马闹起来了?”
“为何?”
“他们不愿分开。”
杨展略一思索,坚定地说:“把他们放在一起,好酒好肉地招待。”
副将疑惑不解地走了。
杨展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
这一夜太累了,需要休息。
当杨展醒来的时候,天已经全黑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