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胡杨悲啸》


    第(3/3)页

    李岩就地一记飞龙入海,躲过第一鞭,身形还未站稳,第二鞭又秋风扫落叶似的扫荡而来。

    其间,还夹杂着红娘子的怒骂声。

    “打死你,打死你个忘恩负义的东西。”

    李岩急急抽出祖传的龙泉宝剑,隔开钢鞭。

    论武功,夫妻两人不相上下,完全可以打个平手。

    无奈,红娘子正在怒气冲冠之时,鞭法又快又狠,鞭鞭直抽丈夫的要害之处。

    李岩似乎有点心虚,手中龙泉剑只有隔挡拦截,并不主动出击。

    屋内整齐成列的物品在夫妻对打中,被砸得零乱不堪,支离破碎,狼藉遍地。

    李岩见妻子越打越爆烈,拿出了拼命的架势,只得虚晃一招,提着宝剑,狼狈地逃出将军府。

    身后,传来红娘子的嚎啕大哭声。

    坐在子午峪的一个凉亭内,遥望远方,李岩完全恢复了平静理智。

    白雪皑皑,群山茫茫,寒风呼呼,万木啸啸。

    五年前,就是这样一个冬天,玉蝴蝶红娘子率部深夜攻破杞县县城,救出了牢狱中大名鼎鼎的李公子李岩。

    “你为何要救我?”

    “你乐善好施,济危扶困,即使身陷牢狱,也不屈服于贪官污吏,令我佩服。”

    “你太抬举我了。”

    “你虽为朝廷举人,却不与官府同流合污,卓尔不群,抱负不凡,敢为民请命,非等闲之辈。”

    李岩没有说话,平静地看着她。

    他听说过红娘子的大名,却没有见过她。

    一江湖卖艺为生之女子,有何必要交结呢?

    “孟子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闻听此言,李岩大吃一惊。

    没有想到,一个江湖卖艺的女子竟有如此见识,不由得对其刮目相看。

    红娘子妩媚一笑,尽显女儿本色,完全异于方才厮杀搏斗中的凶狠样子。

    东汉班固在《汉书》中赞美汉武帝宠幸的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李岩心想,这句话似乎就是形容眼前这个身穿红衣红裤,婷婷玉立于白雪之中的江湖奇女子。

    红娘子英姿飒爽,杏眼含情,默默地注视着眼前这个虽经牢狱之患,仍旧玉树临风气概豪迈的富家公子。

    李岩是第一次见她,而她已经非常熟悉这个人,对他的所作所为,特别是打开自家粮仓赈济灾民,孤身独闯官衙怒斥县令,等等,佩服万状。

    他亲手写作的劝勉富户赈灾的《劝赈歌》流传四方,轰动全县,红娘子几乎能背诵整首歌词。

    尽管李岩已有家室,其妻汤氏,出身于杞县豪门之家,知书达礼,贤良淑德,是一位端庄美丽的大家闺秀。

    但是,久历江湖的红娘子敢爱敢恨,为了自己心中的唯一,上刀山下火海,眼不眨眉不皱。

    此次深夜劫狱,她就抱着生不能同寝,死也要同穴的必死之心。

    红娘子痴痴地看着梦中不知出现了多少次的情人,杏眼盈盈,春水汪汪。

    李岩心中蓦地一跳。心底突然冒出的念头,令他迅速扭头避开了对方含情脉脉的眼光。

    此时此刻,他完全明白了红娘子深夜冒死救他的真正缘由。

    夜幕降临,寒风更疾,挟裹着冰冷的飞雪,疯狂搅动着这座千年古城。

    子午峪冷得不能再待了,李岩欲起身回府。

    他需要重新考虑以后的路。

    局势扑朔迷离,变幻莫测,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师傅坐地虎侯国耀为他策划的三条计谋,到底哪一条最稳妥,最适合呢?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时,李岩看见一条黑影跃上子午峪,顺着山道,快速向他奔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