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胡杨悲啸》
第(3/3)页
后来,松山一战,被清军斩杀的明军士兵高达五万三千多人,自相践踏而死者以及跳海淹死者,更是不计其数。
导致惨败的原因很多,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有主帅的也有将士的,不一而论。
此时此刻,杨树楷能说主帅的失误过错吗?
洪承畴是一个始终把个人得失荣辱放在第一位的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的千古名篇《岳阳楼记》中写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试问,天下能有几人如此旷达洒脱呢?
为了讨好当时的大明王朝兵部尚书陈新甲,洪承畴改变了原先制定的持重缓进的战略方针,积极迎合其速战速决的促战方针。
这不是松山惨败的一个原因吗?
“王朴这个狗杂种坏了老子的大事。”洪承畴恶狠狠地骂了一句,出气似的说,“崇祯爷杀他,真是大快人心。”
尽管投降了大清朝,可大明崇祯皇帝对他的宠爱,依然让他刻骨铭心,至死难忘。
洪承畴作为大明王朝陕西三边总督,提调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成为明廷围剿流民暴乱的主要军事统帅。
洪承畴精心谋划,巧设伏兵,令总兵马科、左光先率重兵截击李自成部于流窜途中,斩杀其大部分人马。李自成在损兵折将的情况之下,回师转东,欲强行冲破明军伏击圈。
此时,洪承畴对时态洞若观火,又许以高官厚禄,收买了原陕西渭南豪强,如今是李自成亲兵营首领的射天狼王玉杰,令其在关键时刻反水。又令总兵曹变蛟在潼关南原设伏迎击。一切都按照洪承畴的谋划进行。
李自成南原大败,仅率十八骑狼狈逃入陕南商洛山中。
洪承畴治军有方,围剿流民连连得胜,明廷内部颂声大起,称洪承畴统帅的部队为洪家军,如同南宋时的岳家军,大明万历朝的戚家军,自己也深受崇祯皇帝宠爱,受到多次嘉奖赏赐。
自家厅堂高高悬挂着一副他亲笔所书的对联,即“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得意风光一时。
如今,昔日的一切荣华富贵都化作了今天深夜的长长伤心泪水。
大清朝大学士洪承畴沉重地闭上了双眼,担心在学生面前流下痛苦的泪水。
他太注重面子了。
这一点,早被誉为大清第一谋士范文程看出来,才和皇太极设下了诱降之计,大获成功。
杨树楷轻声细语地安慰道;“老师不必难过,事情已经过去了。”
火盆里的炭火烧得正旺,不时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给北国的冬天增添了不少温暖。
许久,洪承畴睁开双眼,有气无力地说:“快过年了,不知道家里如何?真想回家过年啊。”
闻听此言,杨树旺心底立时涌起了压抑已久的思乡之情,由浅而深,由淡到浓,由丝丝之气到浓浓一片,瞬间弥漫了整个心田。
将近二十年没有回家了,家乡胡杨台,启蒙老师丁一民,特别是唯一的女儿茹娟,现在怎么样了?他的心几乎要颤抖起来。
“树楷,明天到睿亲王那儿告个假,回家去吧。”
“过完年清军就要南下。在这个时刻,睿亲王能答应吗?”
洪承畴又闭上双眼。
他不想看到虽然经历了无数战火硝烟洗礼,但仍旧单纯善良的人那双清澈如水的眼睛。他不想伤害这个共患难同生死的学生,但是,这能由得了他吗?
大清朝事实上的统治者,睿亲王多尔衮威严凌厉的声音又在他耳边隆隆炸响。
洪学士你要想尽一切办法,充分利用在陕西为官多年结下的资源,务必要把胡杨台作为明年大清南下的据点,不能有丝毫闪失。
“我已经向睿亲王提过了。明天他想见见你,会同意的。”
杨树楷已是泪流满面,扑通跪下,连磕三个响头,哽咽地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
大清虽敕封洪承畴为汉人大学士,表面上对他恩礼有加,实际上并未放松对他的监控,让其闲居在家,不得随意出入。
及睿亲王多尔衮掌权时,仍如以前,除偶尔咨询外,也没有授予任何官职。
洪承畴扭头望着窗外飘飘扬扬的雪花,无言无语,老泪纵横。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