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柳暗花明-《考古的那几年》


    第(2/3)页

    “没事,我先告诉下朱工,让他放心,我们会在下午六点准时进行沟通,或许我们还会更早的出去的;现在起你们把对讲机全部关了,节约用电,头灯也是一样,节约几个吧,我怕一时半会我们不会出去的。”

    在陈教授的要求下,队员的头灯熄灭了三分之二。

    随着队伍的继续爬行,众人也越来越感觉寒冷,都有了腿脚不利索的感觉。终于,张工腰间的绳子到头了。张工解开绳索找了个地方套住后,一鼓作气,带着大家就爬到了出口前。张工趴在出口哈了口气往外看了看,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此刻出现在他眼前的全是冰的世界,在灯光的照射下,厚厚的冰挂发出五彩光芒。他招呼着大家爬出洞口后才知道,原来他们爬出的那个洞口是在山体凹槽里,隐蔽的很。

    陈教授从背包里拿出绳索,大概看了看距离地面的距离,做了个软梯找了个地方固定好后,就一个个的顺着绳子下去了。

    在寒气逼人的山洞中,众人是又兴奋又紧张,都在相互悄声讨论着。冯卫国不解的问:“陈教授,为什么这里会有冰呢?外面的温度怎么也在26度左右的,就算是冬季的话,结冰也不会这么厚的,虽然说边上几个山上的溶洞偶见过结冰现象,但是都到不了这程度的。”

    “呵呵,这里与外界几乎是隔绝状态的,洞内的空气与外界形不成对流,使得这里的环境一直处于湿冷状态,也由此创造出了绝对的低温环境,山体上细小石缝中渗出的滴水,在低温状态中就凝结成了冰,这些冰经过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扩大才出现这奇观的;另外,地质奇观也有化学因素的可能,就是在地壳运动的过程中把吸热的物质挤压到了这山洞的底部,在洞穴的相对封闭的环境中,这也会结冰的,这点原理并不是太复杂,跟冰箱的冷凝器转换差不多吧,吸热和隔热,满足了这条件就基本达到了结冰的要求。”

    “那这样的环境中能有古墓吗?”

    “能!而且可能性会更大,这样的环境更加适合尸体存放,不使用防腐手段就可以保证尸身不坏。”

    没有目的转悠了10来分钟后,陈教授见大家都冷的快吃不消了,于是就决定提前收队,由张工打头,自己殿后,就这样回去了。

    回到了冥殿后,陈教授对冯卫国说道:“冯馆长,现在我们就通过这个方向前进,你一会安排电源和监控吧,现在需要这些支持和跟进了。”

    “好的,我马上安排,那下午我们怎么安排工作呢?”

    “兵分两路,一路继续沿着这个通道前进,看看到底前面出口是哪,一路进到刚才的冰洞里,应该在那里会有发现。”

    “嗯,我觉得一直往前走会到了山的边上,既然气流明显,那肯定是直接或者间接的通到外面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