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水往高处流-《鱼乐大唐》
第(3/3)页
水往高处流,当初还以为鱼哥儿是说着玩,没想到竟是真的,且如此简单!
众人少不得对陈鱼又一番称赞。
可陈鱼不免再次奇怪,难道唐朝尚未有——筒车?
记得在秦岭漂流,有个地名便叫作筒车湾。
导游声称:唐朝时,流经此地的汶水两岸筒车灌溉十分出名,因而得名。
还提到唐朝陈廷章曾作《水轮赋》一文,中有记载: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低徊随匠氏之程。
始崩腾以电散,俄宛转以风生。虽破浪于川湄,善行无迹;既斡流于波面,终夜有声。
陈鱼有理由相信,筒车在唐朝之前就已经产生,只是大抵和豆腐、豆芽一个情况。
流传范围有限,被人忽视,尚未广泛应用。
唉!
传播速度,埋没了多少好东西啊!
所以当陈鱼在樊川潏河畔,率先使用筒车时,立即引起注意。
后世小河畔,旅游景点常见之物,在大唐却是个稀罕物。
加之其形制高大,在平坦的河畔平原上,一眼便能瞧见。
随波转动,清流如许,自然引起不少人好奇,慕名前来观看。无意之间,成为效果绝佳的无字广告牌。
随着天气转暖,前来踏春的游客增多,居安里的筒车迅速成为一处人造热门景点。
以至于陈鱼十分后悔,早知道应该设立院墙收门票的。
不过好在游客成功被吸引,农家乐生意兴隆,超乎预料。
尤其是干净新颖的卫生间,让如厕的游客,尤其是妇人大加赞赏。
一传十,十传百,口碑就这么产生了。
从二月中开始,一直到踏春出游的黄金时节三月三,樊川潏河游人络绎不绝,居安里农家饭庄的生意火爆非常。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