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古怪的灵位-《鱼乐大唐》
第(2/3)页
身为一个北方人,除夕夜没有饺子是不行的。
面团早就醒好,哑巴婶娘是擀面的好手,当陈鱼描述清楚形状薄厚,不一会儿,一堆胶皮就出现在眼前。
陈鱼专心致志在准备饺子馅,羊肉馅和猪肉馅都有。
可惜的是没有韭菜,这个季节只有骊山温泉或许能见到,专属皇家。
不过不打紧,等明年搞个大棚,冬天什么绿菜都能吃到。
眼下没有韭菜,大葱和菘菜馅也不错,加上调料,就开始包饺子。
不多一会,一个个小巧精致的水饺就成型了。
家里人对陈鱼捣鼓新奇玩意早已见怪不怪,蓉娘更是翘首以盼,小丫头的吃货属性完全被激发了。
一锅水饺,几道精致菜肴,陈家年夜饭算不上格外丰盛,一家人却也吃的其乐融融。
尤其是饺子,面皮里包裹肉馅,符合北方人惯常口味,再赋予一层团员之意后,甚得喜爱。
连素来饮食清淡的母亲陈氏都吃了不少,蓉娘更是撑的肚子圆鼓鼓。
大唐的除夕夜很简单,富贵之家或许还有丝竹歌舞助兴,或是家眷族人间行酒令,诗酬唱贺。
平民小户之家,尤其是人口不多的情况下,一顿团圆饭后,便显得有些乏味冷清。
陈鱼站在门口,看着暗沉沉的天空,以及远处隐见光辉的长安城,有些惆怅。
每逢佳节倍思亲,除夕之夜,难免有些想念春晚,想念春联,想念噼啪作响的鞭炮,想念曾经的亲人。
可惜时空相隔,永远见不着了。
不过还好,来到大唐之后,无论母亲陈氏,还是许二叔一家,都给予自己足够多的关怀。
家的温暖,始终都在。
时间已经临近子时,哑巴婶娘在洗刷碗筷,蓉娘则在摆放蜜饯果子和羹汤,为守岁做准备。
陈鱼瞧见,许二叔拿了些许香烛,在院子边点燃,默默朝着东南方向祭拜。
祭祖吗?
在后世,陈鱼也见过这种“路祭”方式。
流落在外的游子,不能回到祖籍祠堂或祖宗坟茔处祭奠,便在路边点了香烛纸钱遥祭,也算对先人尽一份孝心和思念。
许二叔大抵也是如此,瞧他面向东南,是祖籍东南吗?
这种时候,陈鱼没有多问,也没有打扰。
不想走近厅堂,母亲陈氏也在做相似的事情,她正在神龛前上香。
瞧见陈鱼,招手道:“小鱼儿,来上柱香,磕个头,祭拜先祖!”
“好!”
应尽义务,陈鱼当即上千,从母亲手中接过香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