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募兵-《眉州情事》
            
            
            
                
    第(2/3)页
    沈邺转过身,低声问道:“文彦,这般安排可妥当?”
    李泊舟还能说些什么,只能应一声:“妥当。”然后唤来管家,吩咐道:“劳烦管家招待一下,我陪沈大人叙话。”
    管家应了声是,自去招待宾客。
    两人重回偏厅,相对而坐。
    小丫鬟上前来续茶。
    李泊舟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热茶,然后放下茶盏,望向对面之人,问道:“季垣兄近日在做些什么?小弟这两日在苏府忙着治丧,很多事来不及与季垣兄商讨。”
    沈邺神情略有些倦怠,靠着椅背,臂膀搭在扶手上,修长的手指一下一下地叩着木质椅面,清脆的响声在安静的偏厅里格外醒目。
    半响方出声说道:“我已经派人在五州七十二县的大小官道上贴了募兵告示,想来不出几日,应征者便会云集各州县衙。司兵佐闲置了这么些年,也该忙碌起来。”
    李泊舟点头赞道:“季垣兄办事就是快准狠。只是如此一来,征集的兵丁都在各州县衙,难道要受司兵佐管吗?”
    沈邺听了这话,解释道:“我已经下发了文书。各州县衙募来的兵,半数以上送到眉州城来,剩下一半归各州县衙自理训练。待到战时,再统一归我调配。”
    “即便这样,也有几万人涌进眉州城,如何安置呢?”李泊舟凝眉思索。
    沈邺喝一口清茶,对他说道:“文彦无需忧虑。我预计此次征兵最多一万,不会有几万人涌入。城外不是有一大片荒地吗?就在那里安营扎寨,每日训练完毕,便扛起锄头开荒去,一举两得。”
    李泊舟不相信,“五州七十二县,人口约莫百来万。如何只有区区一万兵丁?我上次组建乡兵,不过四五天,便招集一百人。”
    沈邺看向他,沉声说了一句:“兵贵在精,不在多。”
    再说一下子募兵十来万,哪有那么多银子作军饷。
    李泊舟听了这句话才反应过来,叹道:“原来是限制了人数。为了讨好新上任的刺史大人,想必各州府县衙不敢藏私,送来的定是一批批精壮男儿1
    “希望如此。”沈邺应道,“吐蕃随时会南下,而南边的南诏随时可能北进。剑南道夹在中间,进退两难。只希望现在练兵还不算太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