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龙椅后面的死士-《东汉问鼎》


    第(1/3)页

    长安的这场大火,不止重创了朱元璋的大军,还断绝了李傕的退路。

    刚才李傕是在情急之下做的决定,可事情发生了,李傕再后悔也来不及了。

    李傕也是个人物,他现在只能选择站着死,因为就是跪着朱元璋也不会放过他。

    “先生,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要留下来,就是为了害我吗?”

    李儒:“我这一生中只需要有一个主公,那就是我的岳丈。”

    “这跟先生留在这里有什么关系?”

    “我怕我离开之后,这个念头会动摇,我做了太多的坏事,是该死的时候了。”

    其实李儒的为人不错,他所做的一切只是尽一个谋士的本分,他想当个好人,但乱世之中好人都是先死的,所以他选择当坏人、

    既然当了坏人,李儒就不会手软,但这不代表李儒就不后悔不愧疚,他会经常做噩梦,死亡对他来说是一种解脱。

    “如果都像先生这么想?我早就该死了。”李傕自嘲道。

    “...”

    这场大火对赵括和几个董家子弟来说,就是最好的屏障,可以让他们悄无声息地离开长安。

    董瑞:“赵统领,我们真的要离开吗?”

    “怎么你还舍不得?”

    “我舍不得离开文优先生。”

    “真想不到,董卓会有你这样的儿子,小子你记得,每个人都会有他的选择,你能做的只有尊重,生死离别悲欢离合,都不是外人可以控制的。”赵括对董瑞刮目相看,所以他才会说这么多。

    这几个董家子弟跟着赵括走了,离开了长安不代表安全了,到了青州才是真的安全,这条路还挺远呢?

    两天后,这场大火才真的熄灭,长安城的底蕴也随着这场大火烟消云散了。

    这不是朱元璋想要的,所以他很愤怒,他亲自带人攻打宫门。

    三天之后,朱元璋夺下了长安宫城,走在大殿之上,就看见了李傕和李儒这两个人。

    李儒站在大殿的最左面,李傕站在大殿的最右面,就像是董卓在位的时候一样。

    人之将死,重温一下回忆吗?李傕对董卓也是忠心耿耿,直到董卓死了,他才敢做逆反之事。

    此时此刻,他真是真心的,站在朱元璋身后的郭汜,也心生了一些感概,过去了是过去了,但他永远都不会忘。

    朱元璋:“两位是在等我吗?”

    “你来了,比我想象的要慢。”李傕讽刺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