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六章 蛮夷大改革-《大唐熊孩子》
第(2/3)页
他翻阅了很多书籍,发现蛮夷国的沙地质地十分适合播种各种薯类跟紫姜,便兴冲冲的来到了种子区,拿了很多种子出来。
袁天罡和四九看着突然多出来的一大麻袋,没有说什么,他们知道自己的过人之处。
当日,秦彦便开始给当地的百姓分发这些种子,百姓们许久不播种,根本不会怎么弄,没有办法,他只好手把手的教导。
“整地务必要在晴天进行,沙土要保证打碎、打细。整平之后呢,肥料施在垄底,垄距二十多寸,垄高6寸左右就够了。”
秦彦讲的这些,都是他连夜整理学习的,现学现卖说的就是他了。
他指着地面,看着百姓们认真学习的样子,继续道:“这个薯块排种密度大概要间隔一寸左右,种薯排好之后覆土,厚度呢也要一寸左右,不能超过两寸,以免影响出苗。等到薯苗长到六到九寸,有六到八张完整叶片的时候,就可以可以剪苗栽种到大田里了。”
百姓队伍中,有个十分喜欢研究的小伙子,他挤上前去,问道:“我们这里如此干旱,作物能成功培育么?”
秦彦最喜欢这种会思考的人,笑着回答:“自然是可以的,番薯耐旱适应性强,土壤的湿度不可太高,若是赶上下雨天,还要注意防涝呢。”
众人一听这种作物适合在干旱地生长,兴奋的不得了,更加认真的听秦彦教导。
“栽种的时候,将四个节位水平插或斜插入土里,干旱时将两叶一心露出地面,其余叶片埋入土中,这样长出来的薯苗成活率更高,结薯后更是分散均匀,产量也会大大提高。”
秦彦讲的通俗易懂,百姓们基本上都听明白了,他的话音刚落,就迎来了热烈的掌声。
百姓们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平易近人的君王,他们眼中含泪,对未来的日子有了盼头。
秦彦为了缓和气氛,特意打趣道:“此种作物饱腹感很强,蒸、烤、炸、涮样样都行,但是也不要一次吃太多哦。”
众人心领神会,面上都带上了喜悦的笑容。
自此之后,秦彦等人一路走走停停,在蛮夷国的各地都留下了自己的种子,他的种种行为简直让蛮夷国的百姓们颠覆了对一个国王的认知,也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从前过得是多么水深火热,他们越发的推崇秦彦,甚至有的地方为他建立了庙宇。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