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八章 新式教育-《新唐》


    第(2/3)页

    这时,李魏说道:“只怕是科举之途依旧是百姓的首选,到时候咱们花费巨大,建立了许多学校,但不会有人来学的!即便现在天策府境内的文人都不会去参加伪晋的考试,但是也大多投身商业,或者是通过举荐的形式入仕,这新式学校真的有人参加吗?”

    李继业笑着说道:“不用担心!咱们的这些学校不但入学不用缴纳任何的费用,学校还包吃包住,不论是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只要顺利毕业,便可以根据个人的能力和才干,在咱们天策府的各处安排生计,就算是到军政部参军,只要是有小学、中学或是大学的毕业证书,便可以优先录取,到时候咱们的这些学校一定是趋之若鹜的!”

    听到这里,吴从汉也是笑着说道:“主上说得没错,毕竟能够走科举之途的书生都是少数,大多数人家的孩子都是没有这个途径,这些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是上了几年私塾,认识一些字,便在各处给人帮工,一年到头都不会有什么出息。所以,咱们的这些学校对普通人家的孩子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白济汛则是说道:“主上此举真是意味深长啊!如此一来,用不了几年,咱们天策府所需要的所有人才,都可以自行培养,再也不必担心人手不足了!”

    众人闻言都是对李继业佩服之至。

    李继业笑了笑,对吴从汉说道:“民政部立即做一个义务教育的具体计划,所需的人手和花费也要明晰,我审核之后,立即交由实业司筹集钱粮并进行拨款,争取入冬之前开始筹备!”

    “喏!”

    几天之后,民政部部长吴从汉将做好的义务教育方案呈交给了李继业,对于这份方案,李继业还是非常满意的。

    吴从汉提交的这份义务教育方案结合了此时天策府各地私塾教育的现状,可以说是一份详细的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中学、大学各三年,一共是九年)

    当然,要实现这份九年义务教育计划,在天策府各地便共需建设小学三百一十七所,中学六十所,大学四所。

    其中的建设经费经过民政部的计算,至少需要四百二十万贯以上!这还不算这么多学校所需先生的费用,以及这些学校运营所需的支出!

    如果都算上的话,估计天策府每年将要花费五百万贯左右!

    但是,李继业没有丝毫的犹豫,直接批准实行了,并且命令实业司司丞李偲升立即调集钱粮,在明年入冬之前,至少要将这些学校修建完毕,期间也要将所需的先生和后勤人员招募到位!

    同时,这些学校中的军事新式官学都划归在军政部征兵司统管,其余的普通学校全部划归民政部统管。

    李继业专门在民政部设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教化司。

    这个部门统管所有的民事学校,并且负责天策府的对外宣传事宜,引导各地百姓的人心向背,劝人向善。

    教化司的司丞名叫李轩,是军政部部长李魏的侄子,为人机灵,很有才干,原先一直是在李魏手下办事,此番被李继业给提拔了起来。

    当然,李继业决定任命李轩为教化司司丞的时候,白济汛和吴从汉都在背地里提醒过李继业,二人都是担心李魏一派势力太大。

    但是李继业却是坚持任人唯贤,不管是哪一派别,只要有本事,就该重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