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三天清晨。 中军营帐,参战将军齐聚一堂。 主帅徐霆两鬓斑白如霜,沟壑纵横的脸庞一片严肃,他激昂痛切地下达军令: “今徐霆受命统兵百万,誓要与诸位一道扫灭蛮夷,共建不世之功业,还神州大地朗朗晴空!” “天道巨变以来,中原屡败于蛮夷之手,蒙受几千年历史前所未有的耻辱!” “何以至此?” 举帐肃然之时,徐霆喘息了一声,语调逐渐平缓: “皆在中原一味防守,一味退缩,皆在咱们缺乏同归于尽的勇气。” “孤城危如累卵,却能坚守六十四年寸土未丢,顾长安一人一剑屠杀万军,勇气在于信念,信念在于咱们身后的苍生黎民。” “若不想亡族灭种,那便以命搏命!” 将军们压抑的战意顿时勃然喷发,举帐高喊: “共赴国难,血战到底! ” 骤然之间,徐霆从帅桉拔出那柄金鞘镇军王剑,愤然一砍,长桉砸翻在地: “灭夷!” …… 太阳初升,薄雾尚未消散,玉门关以东的中原大阵出动了。 一阵阵嘹亮劲急的号角响彻数百里,前方营垒的大军破巢而出,漫漫黑色笼罩荒原,犹如浪潮几欲摧毁大地。 纛旗高高飘扬,徐霆立于云车瞭望台,俯瞰着近二十万兵马缓缓推进。 他要视今日攻势战况而定,不可能首战就孤注一掷。 第一波试探,中央步军十万,两翼骑兵各五万。 在一望无际的平坦荒原,双方都没什么地形优势可以利用,正面碰撞取决于双方真实战力。 因此,首战成果至关重要,倘若中原战损比过大,后续战役就必须仰仗奇招制胜。 但纵观华夏历史,九成战争胜利者,都是实力更优一方的正面胜利。 一万对六千,可以靠谋略奇招。 一百万对六十万,唯有正面会战。 遥远处,隆隆鼓声大作,地面像是被震覆了,蛮军数千旗帜已经出现在视线中。 东吴琴公和楚国夫子悬在空中,身后是浩浩荡荡的修炼者,结成防御阵法,前线一排排墨家特制的盾牌。 “儿郎们,咱们不祭妖魔,不敬鬼神,只敬良心!” “昔日盛唐时期,是中原给了咱们部落粮食布匹丝绸,让咱们告别野蛮生活,学会了礼仪廉耻,咱们报恩的时候到了。”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无上光荣!” 具装重甲的折兰肃亲自扛旗,生怕儿郎毫无战意,便在战前疯狂鼓舞军心。 到了他这个地步,一旦中原落败,全家便要被蛮国千刀万剐。 只有死战这条路! 万一战死,儿子孙女在长安城还能享有一个爵位。 “化雄魂,镇山河!” “昭昭有唐,天俾万国!” “杀啊! ” 折兰肃竭力嘶吼,率领麾下儿郎及左翼骑兵做第一波冲阵。 两大军阵排山倒海般相撞了,若隆隆沉雷撼动荒原,若万顷怒涛扑击寰宇。 密集箭雨铺天盖地,刀剑斧钺锵锵争鸣,尘血笼罩下,战场赫然变成血肉磨场,开始最原始血腥的搏杀! 一炷香时间,云车瞭望台的徐霆脸庞紧绷,他嘶哑着嗓音: “支援右翼,中军破敌!” “诺!”将军紧握号令旗的手臂都在微微颤抖,飞步下了云车。 蛮狗往后蠕动! 第一波冲锋,联军大胜,近乎势如破竹! 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 这便是华夏文明最顽强的意志! 杀声与短促的嘶吼直使战场颤抖,西面蛮军重新集结步骑两阵,雁鹏巨鸟自一辆辆辇车飞出,在空中凝聚出一张血色巨网。 在巨网覆盖范围,中原精锐厮杀的速度肉眼可见放缓,连骑兵持枪奔袭都变得迟钝而缓慢。 “圣人! ”一将冲天咆孝,他眼睁睁注视着麾下儿郎悉数战死,原本前冲的阵型后撤了几十丈。 西蜀战场的梦魔再现。 该死的网! 尸横遍野,鲜血汩汩,伤兵们凄惨哭嚎,躺在荒原被马蹄践踏,战场惨烈如无边炼狱。 两个武道圣人齐齐施法,天空网罩逐渐模湖,但没有改变攻守异势,先前被冲散的蛮军铁骑悉数重振精神…… 当夜幕降临,百面巨大的铜锣也“堂堂堂堂”地响了起来。 两军鸣金收兵,缓缓撤向战场边缘。 玉门关荒原到处蠕动着断臂残肢的血人,到处弥漫着绝望痛苦的嘶吼。 已经伤痕累累的士卒左右手各抱一个蛮狗首级,视线逐渐模湖。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