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可每一次,亲戚们对于张宏祖这种游历天下的学习方法,都有一些微言说辞。 徐光蕲如今是大乾的农学大家,有些百姓还专门给他立了长生碑。 他也想要自己的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技术,提高大乾农作物的产量。 可是徐宏祖每次都是笑笑,心想他们说的也没错,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活法。 他过惯了红袖添香的日子,更爱看少女跳舞,不爱与老头子聊天。 可能也是因为徐光蕲一直专心于司农司的事业,从而忽略了对自己儿子的教导。 好在,徐宏祖从小就聪明伶俐,就算是没有徐光蕲的教导,也早已经存了远大志向。 中秋节一过,徐宏祖启程离开京师。 他半倚在舒适平坦的马车上,由几个婢女分别给他揉肩、按腿、喂水果。 “公子,你在想什么?都没有认真听翠红唱歌啊。” 徐宏祖漫不经心道:“我在想,金发碧眼的西洲之女,听闻也能能歌善舞,而且……。” “嗯?” 徐宏祖笑了笑。 感受着自己离开京师越来越远了。 二十五岁。 再一次踏上了游历天下的路。 不过,这一次不再是大乾南北,而是西洲。 他想要写一本书。 把自己的所见记录下来,形成一本百科全书,向大乾世人展示这世界上的各种奇珍、各种山川。 也算是为开民智,做一些贡献吧。 嗯。 先想一个笔名。 以后……就叫徐霞客吧。 …… 政事堂上,时常还是有争吵。 “陛下啊,自开海贸以来,可谓是妖孽横行、人心祸乱,今观东南沿海,百姓不安于田,只逐商贾言利。凡有利可图,则无所不用其极,贩奴、走私、收买官吏,更有甚者,刺杀朝廷命官,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绝非长治久安之道啊!臣斗胆,请陛下禁海!” “臣等,请陛下禁海!” 又有两位尚书因为年老而辞官,大乾如今又建立了几个部门。 在萧奕登基之后,就直接把税务部门给单独提出来,建立了大乾税务部,六部尚书成了七部尚书。 大乾开海到如今,随着西洲的开发越来越多,大乾交易所已经建立了有十二座,大部分都是分布在西洲之地。 如此一来,也就导致更多的人开始跟随海商一起追利。 种地一年。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