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极限施压-《重生特烦恼》
第(2/3)页
基本上只要有滴滴存在的主要城市,果壳网约就全部进入了。
随着滴滴高调宣布从高盛融资10亿米元,相隔不到一周的时间,果壳网约迎来首轮融资。
王宇创办的这家公司,迎来了包括IDG、红杉资本、高瓴资本在内的多家风投机构的追捧,最后首轮融资下来,刚组建两个月不到的果壳网约就被估值30亿米元。
大头20%的股份被一家名为灰犀牛资本的投资公司拿下,加上其他几家分享了20%股份的风投机构,果壳网约在首轮融资就搞来了12亿米元的资金。
完成融资后,果壳网约首先做的事情就是集中采购出租车,它一下子从果壳新能源汽车集中采购了20000辆风行者新能源车。
圈内人都知道,果壳汽车是果壳新能源集团旗下的传统油车项目,偏偏王宇这么明目张胆的行为,没有受到任何一家投资公司的反对和意见。
主打就是一个放心。
在营造互联网企业方面,王宇已经打造出了金字招牌,所以融资协议上尽管签署的一系列条件比较苛刻,大家也照样能接受,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能赚钱。
果壳网约并没有一上来就意气用事,而是一步一个脚印,把基础打的极为扎实。
即便神州行和滴滴乱战起来抢市场了,果壳网约也无动于衷。
直到三个多月后的元旦,果壳网约突然出手。
首先就是月卡模式,果壳网约基于自己的出租车公司,推出了包月卡,将打车费用降到了3公里以内3元,10公里以内10元的价格。
无他,风行者新能源车用的是电。
其次就是家庭补贴,这项活动是联合了果壳新能源集团一起搞的,面向全国下岗、待岗工人家庭。
活动规定,困难户家庭可以向果壳新能源集团申请,0首付购买第一代新能源汽车风行者,还款基于家庭网约车每月收入的30%,年限最长贷款期可以放到10年。
到了这个时候,圈子里,吃瓜群众才看出果壳网约的真正布局。
它压根就不在乎果壳网约的盈利,要的是带动果壳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一个不在乎盈利,甚至在补贴的网约车公司,还怎么和他竞争?
因为这个活动不是短期的抢客户,抢市场行为,就看看最长10年期的还款约定,就知道果壳网约打算坚持这个价格至少10年的。
没办法玩了。
除非滴滴也能像果壳网约一样,坚持10年不盈利。
关键是人家10年不盈利,是因为有产业链,属于东边赚西边赚,可是滴滴有什么?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