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南平哀歌-《隆唐》
第(3/3)页
孙光宪若死,还须死在南平西境,那便是,南平最后的一点希望,李景湉的归州军。按照地域来说,南平归州西境便是西蜀国,然西蜀国向来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李景湉若要领兵投降西蜀,蜀国是犯不着因为南平之乱引火烧身。
又说李景威为证忠贞,以死明志,李景威一脉在南平皆是忠烈,即便是西蜀愿意接纳李景湉,李景湉也必然不会投靠西蜀,必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唐军死磕。
而南平之下的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眼见唐军拿下江陵如此神速,此时派兵已然来不及,所以,南平国现在算是基本灭亡,只剩下一个归州李景湉,李煜遂命宁国军节度使林仁肇领兵两万去剿灭人数不到一万的归州军,以孙光宪为使臣入归州城劝降李景湉,当然,劝降的结果已经不言而喻,实际上就是把孙光宪这个亡国祸首的命送给李景湉泄愤。
而后又留五千精兵驻守江陵,从鄂州之地调兵千万荆北巩固南平北防。在江陵周边之地又行新田之制,至于拿下江陵改田,李煜是早便计划好的,历史千年,农民造反的原因只有一个,没田种,没饭吃,人一旦饿急了,不会在乎什么道德,什么国之大义。李煜也对这个时代的底层田民,佃客了解颇深,防止民乱的方式很简单,只要给其稳定的田亩,谁吃饱了撑的去造反。
将荆襄之地民制军事安排妥当后,李煜遂领剩下的亲军由荆湖走水路南下,踏上了回江宁府的路程,后又为昭显龙翔军首战大捷,遂于江陵留沁园春·江陵诗一首:
独立仲秋,唐军北上,江陵城头
看万人抵战,漫城血染,石墙浸透,壮士夺楼
龙击翔空,敌首遍地,数万猛军争功头
怅寥廓,问江陵万里,谁主沉浮?
......
PS:写这一章,后面加个诗是因为有个月票金主爸爸喜欢一位开国名人的诗词,所以才选择在这个时候加戏,其实我没什么文采,写的让人不舒服了请见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