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这时,姬苦参的信也到了盛京。 苏小小无罪开释后,姬苦参不知该如何去向杜孔归汇报这个“噩耗”。 他苦思冥想,一整夜难以入眠。 但总是要报,事情越是拖,越是让杜孔归沉浸于即将纳苏小小为妾的幻想,对姬苦参越不利。 与其让杜孔归从别人的嘴里知晓事情办砸了,还不如姬苦参自己说,至少还可以分辨一二。 打定主意,姬苦参痛定思痛,将事件事无巨细全陈情于纸张之上,最后放进鸿雁传书里。 不需一日,鸿雁传书便摆在了杜孔归的几案上。 杜孔归身为左相,也是日理万机,直到晚上,才在书房里看见信函。 杜孔归的书房用的不是蜡烛,而是夜明珠。 比起蜡烛一灯如豆的暖黄光线,夜明珠的光要冷一些,但明亮得多。 在杜孔归回来以前,书房伺候的婢女已提前挑开了罩子,明珠清辉顿时洒遍整个书房。 杜孔归在书桌后坐下,借着清辉,拆开了信。 青州出了大儒的消息,昨日就传到了盛京。 官家没想好如何安排,等知州的奏报,也等大儒本人的陈情,所以今日早朝并未提及。 但杜孔归站在堂前,已经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朝中暗潮涌动,一场朝会波诡云谲。 等到旨意真正的下来,如果新晋大儒选择入朝,届时局面必然更加复杂。 杜孔归拆了信,见信上说苏小小是大儒弟子,因大儒清音无罪开释,并没有生气。 杜孔归的第一个反应是,可惜了。 如果下手再快一点,再狠一点,他本来能有个大儒弟子做继室的。 夜明珠的清辉落在杜孔归的身上,英武俊美的脸上,因惋惜而浓眉轻皱。 虽然自己尚且没能成为大儒,但新晋的大儒也该随着苏小小进入相府后宅而成为他背后的势力。 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因不知大儒将对朝堂势力引起什么样的风波而心情烦闷。 好在杜孔归能够坐到如今的位子,也是见多识广,很快就平复了心情,继续看信。 姬苦参对发生的事情都写得十分详细,信中除了提及大儒清音的不可抗力,麦知府的毫无作为,还重点提及了苏小小当堂获封太华公主和手持十六家护卫遗属谅解书的事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