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众人经过短暂的愣神后,回过神后,纷纷大声叩谢,恭送嘉靖。 玉熙宫外,大雪纷飞。 包括二王在内的内阁众人,此刻可以说是心情复杂无比,有人欢喜有人忧! 首先就是走在最前面的高拱、张居正和赵贞吉三人了。 此刻他们心中可以说蕴藏着滔天的恨意! 如果说此前,因为徐阶的出卖和背刺,导致他们被皇上踢出内阁贬去南京,没有抄家灭族,心中还松了一口气的话,此刻在得知本命和本命物的存在后,心中那一点侥幸早已荡然无存。 此刻,他们心里剩下的,只是对徐阶的无穷无尽的恨意! 整件事,若是从大局出发,貌似只有他们损失最大,徐阶被贬去瀛州府,可皇上显然给了他积攒功绩,甚至是重返朝廷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偌大的瀛州府,大明步入仙朝后的另一座国库啊,有徐阶看管! 远的如重返朝廷先不说,若是稍微做出点成绩,皇上提前告诉他本命,并赐下本命物,那仗着偌大的灵物资源库,徐阶反而因祸得福了! 可他们呢?科举之后,皇上会先告诉内阁成员本命,并赐下本命物,是没他们的份的! 也就是说,他们若是在南京,没有重返朝廷的机会,那就只能苦熬,熬到筑基。 可是他们也不敢自己能在寿元耗尽之前,突破到筑基期,尤其是不在阁内,那京城的府邸可是通着灵脉的,天知道会便宜给谁? 没有灵脉那浓郁的灵气,单靠日后,仙朝发放的那点微薄的灵物资源俸禄,何时筑基? 可以说,徐阶此举,不仅断送了他们的官途,很有可能连他们的仙途也给断送了。 中间位置,严嵩父子走在漫天大雪中,二人脸上都是毫不掩饰的笑意! 如今一切尘埃落定,朝堂争斗,严家坐收渔利,仙途之上,更是柳暗花明。 “……瑞雪啊!”突然,严嵩轻笑一声,停下脚步,抬头看着满天的大雪,笑道:“汝贞,世蕃,瑞雪纷纷,为谁而落啊?” 听到这这话,严世蕃难得的没有给胡宗宪甩脸子,而是笑着道:“为我严家!” 一旁的胡宗宪轻抚胡须,严肃的面庞上,露出笑容,抬头看着满天大雪,略一沉吟道: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冬雪覆我以银装,长空赠我以清光。” “会灵园之盛会,庆胜局之乐事。群英俊秀,皆为同道;吾人咏歌,独步云端。” “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雪,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 “如诗不成,罚酒三杯。”念完最后一句话,胡宗宪突然摇头一笑,道:“借诗仙之作,聊表我此刻的心情,让阁老见笑了。” 听到胡宗宪的话,严嵩则是哈哈大笑,而后拍着严世蕃的手,道: “难得见汝贞也有如此一面,哈哈哈……好啊,好啊,既如此,那今日便于严府灵园之中,大摆筵席,为陛下,为朝廷,为瑞雪庆贺!” “是!”严世蕃这一次没有扫老爹的雅兴,对胡宗宪冷嘲热讽。 大雪纷纷,寒风呼啸,众人身影渐渐隐匿茫茫雪雾之中,再也看不到影子。 玉熙宫阙外的最后方,一道身影孤零零的,一步一个脚印的行走在漫天雪雾中。 大雪将红衣官袍覆盖,化作了一片白。 徐阶手捧着乌纱,这一刻满头银发与大雪交融,他停下‘引气诀’的运转,没有用灵气将风雪阻挡,也没有抵御这刺骨的寒冷。 “哼!”突然,徐阶发出一声闷哼,脚下一个不稳,猛的一划,整个人直接摔倒在地上,抱在臂弯处的乌纱帽也滚落出去。 “咳!”刺骨的寒冷,冰凉的雪地,让徐阶发出一声咳嗽,他想立刻站起身,却是一时间用不上力,浑身酸软,疼痛。 撇头看向滚落在不远处的乌纱帽,他伸直了臂膀想要够到,却是太远,怎么也够不到,最后只能爬着挪动身体,这才将乌纱帽捡起。 “嗬,嗬,嗬……”喘息着,拍了拍乌纱帽,坐在雪地上的徐阶看着眼前的乌纱,严肃的面容上,看不出什么多余的神情。 “父亲!”不知道坐了多久,雪雾深处传来阵阵呼唤,徐璠快步来到跟前,看着坐在雪地里,仿佛一个雪人似的父亲徐阶,顿时大惊,当即关切道:“父亲,可是皇上降罪了?” “父亲,快起来,您怎么不运转功法御寒?”说着,徐璠就要扶着徐阶起身。 被扶起来的徐阶,没有理会给自己拍打身上积雪的儿子徐璠,手捧着乌纱帽,看着阴沉的天空,漫天的大雪,深吸一口气后道:“曾覆雨翻云,孤鸿踏雪又何妨……” “父亲?”听到这话的徐璠一愣,看向徐阶,就要伸手去搀扶,却见徐阶周身灵气涌动,霎时间卷起漫天大雪。 “居内阁,手握重权,心系社稷,凡朝中大事,无不参与其间,一时之间,声名显赫,人皆仰望。”徐阶踏着稳健的步伐,迈入风雪中,但声音却清楚的传入儿子徐璠耳中。 “世事无常,风云变幻。观白茫茫大地真干净,心中百感交集。往昔,春风得意,群臣俯首;今朝,孤影踏雪,万籁俱寂。” “然则,雪虽厚,不足以掩春之将至;路虽远,不足以阻鸿鹄之志。身处逆境,心志不改。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静待时至,再展宏图。” “自幼饱读诗书,阅尽诸贤。太公垂钓渭水,子牙八十遇文王;韩信受胯下之辱。天地逆旅,诸贤为我而歌,以雪为镜,砥砺前行。” “雪落无声,心潮澎湃。此番经历,尚不能损吾志之万一!” “待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必将重返庙堂,再掌国柄,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展吾宏图,不枉吾此生所学,亦不负吾平生所愿。” “夫雪中之梅,愈寒愈香;风中之竹,愈压愈直……吾亦如是!” “父亲!”听着父亲徐阶这一番慷锵有力的自述,徐璠浑身一震,继而快步跟上。 …… 嘉靖五十二年正月初四。 五军都督赤着上身,负荆请罪,嘉靖玉熙宫召见了五军都督,之后五军都督离去,没有人知道嘉靖跟五军都督说了什么。 嘉靖五十二年,正月初五,朝中迎来巨变。 兵部尚书李承武被贬辽东,担任副将。吏部尚书王景明,被贬为庶人。 吏部侍郎陈国忠,作为王景明的得力助手,任人唯亲,霍乱朝纲,斩首示众。 礼部尚书赵崇礼,被指通敌,流放。 礼部侍郎周文远,被视为赵崇礼的同党,同样被流放。 兵部侍郎黄文杰,因李承武一案受牵连,被发配边疆。 刑部尚书徐正直,因贪污受贿,判处死刑。 刑部侍郎宋安邦,因徐正直一案受牵连,被贬为庶民。工部侍郎孙建业,作为朱兴国的副手,流放。 督察院左都御史张廷瑞,结党营私,意图颠覆朝廷,抄家灭族。 大理寺卿李维清,包庇罪犯,滥用职权,削职为民,于家中自裁。 通政使司,通政使赵文轩,泄露机密,以大明杂报官商勾结,罗织罪名,霍乱天下,抄家,本人被流放至辽东。 翰林院,翰林院掌院学士杨守诚,撰写文章诽谤朝政,贬为庶民,禁止再入仕途。 钦天监,监正,方天一失职,官降三级。 六部尚书,除了工部、户部并未被处理,其他空悬的职位,暂由没有参与此次党争的那一批中立者顶上。 …… 时间匆匆。 来到了嘉靖五十二年,二月初九。 朝廷科举正式开始! 关于朝堂巨变引发的轩然大波,很快被人遗忘,天下百姓的目光都放在了科举上。 …… 嘉靖五十二年,九月初一,科举结束。 嘉靖五十二年,九月初三,一道圣旨从京城发出,宣告天下。 朝廷正式对全天下宣布,大明步入仙朝。 “奉仙承运皇帝,诏曰:” “朕闻天地有常,五行有序;” “道法自然,万物归一。古之圣贤,皆能体天行道,修身立德,以至长生久视。” “今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崇文尚武,内修政事,外安边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然则世事无常,治乱相循,唯有道者,方能超脱于斯。” “嘉靖五十二年,九月初三,此日天象昭昭,瑞气盈空,朕得上天垂示,悟道修真,欲引领我朝子民,共赴仙途。” “故今日特颁此旨,宣告天下,我大明正式步入修仙之道,愿与万民共享长生之乐,同登仙班,永保江山社稷,万世基业。” “自即日起,举国上下,当以修心养性为本,勤练道术,广施仁义,弃恶扬善,以期达到天人合一之境。凡我臣民,务须遵从教化,敬天爱人,助我大明,成就仙界盛世。”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仙朝永在!” 随着圣旨颁布,一时间天下哗然,这一日,全天下都记住了一句话。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仙朝永在!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