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想及此处,嘉靖轻笑摇头,“至于星辰天赋,以后大明也可以借用星辰之力……” 总的来说,这一晚的操弄,倒也不枉辛苦了,得到的三颗本命天赋种子都很不错。 “朕倒是有些期待,其他妃嫔能给朕提供哪些有意义的本命天赋了……”想着,嘉靖心中一动神识退出了识海。 “主子,”这时,见嘉靖从假寐中醒来后,吕芳也适时的开口,询问道:“今晚可是要继续住乾清宫?” “嗯,”听到吕芳的询问,嘉靖略一沉吟,而后随着一阵‘哗啦’的水声响起,站起身接过吕芳递来的棉质道袍披上,道:“倒也闲来无事,便让她们继续侍寝吧。” 如今朝堂派系在忙着党争,大明依旧不急不缓的在严世蕃的操劳下缓慢的变法,确实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亲自拿主意。 至于修炼,他才突破筑基后期不久。 想要再有所突破到金丹期,没有个百八十年是不可能的,就在大明现县,如今已经步入了仙朝,依旧没有太大帮助,又不是全民修仙。 让大明这种本命物的体量蜕变,可没那么容易,更重要的是,那特殊的“双修”之法,还具备与其他功法兼容的特性。 运转它“双修”的时候,对‘帝经’修炼还有提速加成的效果,所以让妃嫔侍寝也算修炼。 “是,奴婢这就去办。”吕芳大手一挥,将浴桶收起,躬身一礼后转身离去,不过心里却是感慨不已,“主子许久没有接触美色了,一时的食髓知味倒也是情有可原了……” 而就在嘉靖忙着在后宫,从那些妙龄妃嫔处采摘本命天赋种子的时候,朝堂党争也终于拉开了大幕,当然也是在这一年一场震惊世界的大战也开始了最后关头的酝酿。 像是预感到了某种巨变,又或者是某种巨变之前的彻底狂欢。 这一年,整个欧洲凡是信奉天主教的国家,全都在教皇庇护五世以及西班牙国王费利佩和威尼斯共和国的共同意志之下,组建了空前强盛的“神圣同盟军”决定向奥斯曼帝国开战。 一时间,整个欧洲风起云涌。 而早在嘉靖四十九年九月时,世界上这些强国,全都派遣了前往大明的使臣船队。 而如今已经到了嘉靖五十年三月末,将近六个月的时间,葡萄牙王国、西班牙王国、奥斯曼帝国、英格兰王国、法兰西王国等帝国也抵达了大明沿海,海瑞坐镇的宁波府,鄞县港口! 嘉靖五十年,三月末,阴。 宁波府知府衙门,书房里,王用汲此时正在跟海瑞商议着这帮来自世界的强国使臣。 “刚峰兄,这些世界上的强大帝国的使臣,竟然一起前来,要拜访我大明,你怎么看?”王用汲拧着眉头看向海瑞。 “此前从平定瀛州府一战中,我大明军中很多火炮技术,都是结合了这些欧洲强国的技术而成的先进火炮技术……” (注:关于‘欧洲’,见第160章,作家说。) 海瑞起身从身后书架上,取下一捆看起来时常翻阅有些陈旧的卷轴打开,上面记载的,则是这些年他亲手记录的笔记,缓声道: “我任宁波府知府以来,便与现任浙直总督的,唐顺之总督商议,让沿海商人在与海外交易时,多多留意打探诸国情报。” “从葡萄牙商人口中得知,在大海之外,还有很多,单论凡人国力不在我大明之下的帝国,除了葡萄牙王国外还有奥斯曼帝国……” 原本浙直总督是胡宗宪,平定瀛州府一战后,内阁新党成立,胡宗宪、王崇古和俞大猷纷纷高升入阁,浙直总督则由唐顺之担任。 听到海瑞的话,王用汲从座椅上起身,来到海瑞身旁,也俯身看了过来。 “奥斯曼帝国、西班牙王国、葡萄牙王国、法兰西王国……”王用汲看着海瑞从各方打听,记载的海外强国的情报,低声呢喃着。 许久后,王用汲深吸一口气直起身,看向海瑞,道:“刚峰兄,这些海外帝国,并非我们以往认知中的蛮夷,他们是经过教化的!” “那席卷整个欧洲的‘文艺复兴’,仅仅是从旁人口中了解到的,便足以知其全貌,其璀璨程度,甚至不下于春秋时百家争鸣的时代,其对百姓的教化程度,更是显而易见!” (注:关于‘文艺复兴’,见第160章,作家说。) 说着,王用汲深吸一口气,郑重道:“我等需要重视这一次,海外诸国来访!” “所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大明如今正在寻求打破陈旧王朝体制的变法关键时期,多了解一些,海外诸国或许有好处。” 听到好友王用汲的话,海瑞也是点了点头,不过紧跟着海瑞又像是想到了什么?眉头微微一蹙,缓声道:“明受,你有没有发现,此前大明的‘三教之争’,还有近些年来,小阁老严世蕃在朝堂之上,关于‘启思革新’的变法,提出的思想解放,与这‘文艺复兴’很像……” “但不同的是,这背后似乎极为克制,”说着,海瑞语气微微一顿,微微摇头道:“就好像是有一只大手,在可以控制范围!” “毕竟这欧洲的‘文艺复兴’很多内容,与我大明国策相悖,甚至冒犯皇权。” “而此前这场思想之争,却仅仅被控制在了儒释道三教之内,这不得不让我在意……” “刚峰兄的意思是,严阁老?”听到海瑞的话,王用汲想了想,突然摇头一笑,道:“刚峰兄,在我看来你想多了,纯属是歪打正着了。” 王用汲轻笑一声,道:“三教之争的本质,就是小阁老严世蕃,想把事情闹大,对孔家报私仇,后来不知怎么的,把儒宗给瓦解了。” 说到这里,王用汲语气微微一顿,道:“不过,要我说,真要有什么人在刻意控制,也只有严阁老有如此谋算与手笔了。” “现如今,我大明朝的朝堂之争,都有个所有人默认的底线,”王用汲说着抬起一根手指,道:“那就是最终获利的必须是朝廷!” “也就是说,任何党争都必须是对大明发展有帮助的……儒宗不利于朝廷变法推行,所以打掉一个孔家还不够,目标必须是儒宗才行。” “至于提前看到‘文艺复兴’并注意到,然后让严世蕃以此作为启发,推行变法……”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