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4章 有意思的稚童-《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第(1/3)页

     book chapter list     回到皇城之后的朱棣,仿佛变了一个人一般。

    随着吕氏之死,落在他心底的最后一块大石,终算尘埃落定。

    吕氏不死,惠王在世,终归对他的皇位会有威胁。

    可随着吕氏被一把火烧为灰烬,失去野心家的驱使,惠王终究难成气候。

    尤其惠王到了谨弟的手上,就更不用他去担心。

    如果说除了自己,谁更担心大明出现叛乱的隐患,那个人一定是苏谨。

    也许朱允熙后半辈子会过的很幸福,也许会在其他地方裂土封王,但只要有谨弟,他就绝不会对大明有任何威胁。

    况且,在大明的史书上,惠王朱允熙已经死在了那一场大火中。

    就算将来有人想借他的名字作乱,几乎也不可能,因为在法理上,惠王已经查无此人。

    对于政务的处置,朱高炽已经愈发熟悉起来,甚至在某些内政决策上,已经不输于朱棣。

    尤其是在经济之道,隐隐中已经展现出大将之风,比朱棣的方式更显老道。

    而对朱高炽的成长,朱棣不止没有忌惮,反而开始愈发放权。

    除六部天官、内阁重臣之外,对于一些人事的任用,朱棣也大部放权给朱高炽。

    这一世的朱高炽,受苏谨的影响多过那些大儒。

    尤其在经历过刘观一案后,他更是看清这些所谓大儒的世家背后,代表的到底是什么人的利益。

    身为苏谨的关门弟子,朱高炽对新书院有着天然的好感和亲近。

    虽然不能未经科举直接提拔,但很多学生已经进入各部行走,官位虽然没有,但俱身负要职。

    对于朱高炽的这些举措,身在漳州的苏谨并未感到十分开心,反而少见的给他写了封信。

    信上的内容很简单,人,他可以用,但是奖惩措施一定要一碗水端平。

    随着愿意接触新学的人越来越多,其中别有心思之徒必不会少。

    奖励苏谨管不着,但有一点,一旦新学官员、生员犯罪,要从严从重从快处置。

    苏谨心里太清楚了,这些经历过新学洗礼的生员,一旦想要犯罪,其破坏力要远远高于传统学四书五经的那些人。

    传统官员不懂的知识,他们懂。

    传统官员不会的手段,他们会。

    朱高炽接到信以后,立即提笔回信,诚惶诚恐的表示受教,一定严格按照恩师所授施为。
    第(1/3)页